新葡澳京威尼斯(澳门)股份公司-Maigoo百科

上海市车辆综合性能检测信息系统顺利验收

上海市车辆综合性能检测信息系统于2012年2月7日下午,在上海市交通港口局指挥中心召开系统验收会议。会上澳门新葡澳京威尼斯项目组对上海市车辆综合性能检测信息系统作了总结报告,经专家组讨论,一致同意项目验收。 上海市现有21家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承担着全市数十万辆营运和非营运道路运输车辆的综合性能检测工作。通过上海市车辆综合性能检测信息系统的建设,建立了全市统一的车辆检测管理数据库,使得有关管理部门能够及时了解当前车辆检测情况,一方面实现对道路运输车辆技术性能状况的监督,另一方面实现对综合性能检测站和维修企业的监督。 由于需要接入的检测站数量较多,各自的软件开发商分步较广,给项目的协调、实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项目组通过多种方式,克服了种种不利条件,最终保证了系统顺利实施。试运行期间,累计接受车辆检测数据7万余条,累计填报、生成报表100余张,大大提高了检测数据的质量,为运输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决策提供了依据、支撑,客户给予了高度评价。

139系统为深圳卫生监督工作提质增效

实现一体化、精细化是未来卫生监督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建设高水平的信息系统,已成为为卫生监督工作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 由澳门新葡澳京威尼斯承建的深圳卫生监督信息系统属于深圳市卫生行政部门“一个数据中心,三大平台,九大应用系统”的“139工程”九大应用系统之一,其主要内容包括:综合应用系统、卫生行政许可审批系统、许可网上申报系统、现场卫生监督系统、卫生行政处罚信息系统、(管理相对人)档案管理系统、投诉举报信息系统、(卫生部)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卡采集报送系统、交互信息平台、(电子政务)数据交换平台、绩效辅助管理信息系统等。 项目原定的开发周期为半年,但经过实地调研后,发现公司原开发的相关项目却无法在深圳重用,所有的子系统都需要重新开发,包含11个子应用系统,13个外部接口。当时项目组7个开发人员,其中还有4个为应届毕业生。在这种情况下,老员工一边忙着开发,一边教毕业生;毕业生一边适应新环境,一边学习,迅速地投入进开发队伍。从2010年3月开始,一直到2010年年底,整个开发人员基本上没有休过双休,项目组成员每天的都是加班到晚上10以后,大家都没有任何怨言,只想着早一点能把系统交到用户手中。 从2011年1月1日开始,深圳市卫生监督信息系统已经在深圳市、区、街道三级卫生监督机构正式使用;各个子系统在全市范围内大规模使用过程中,一直处于平稳运行的状态,没有发现大的系统问题。 经过多次完善和补充,深圳卫生监督信息系统信息化覆盖面及深度得到全面提升。2011年10月底,深圳市、区级卫生监督机构已将深圳卫生监督信息系统中的卫生行政许可审批系统、现场卫生监督系统、卫生行政处罚系统、投诉举报管理系统和(管理相对人)档案管理子系统全部应用于业务工作。相关人员只需登陆该系统,就能查到全市任何一个区或街道卫生监督部门所监督管理的业务实况,实现了市、区、街道三级数据集中管理,三级信息资源交换和共享,实现了深圳市卫生监督业务规范统一和信息资源实时共享,为科学决策提供了最直接、最及时的依据。 截止到2011年10月31日,深圳卫生监督信息系统中,四个核心业务子系统,已经产生业务总计60388笔,其中许可子系统业务15326笔、现场监督业务44257笔、投诉业务499笔、处罚业务306笔;档案系统中本底数据已经建立44854笔相对人档案数据,上报国家报卡系统40200多笔报卡数据。 据了解,通过不断优化,在2011年深圳市全市行政执法电子监察综合测评中,该系统从第一季度排名第14位,跃升到第二、三季度的第4位。现在,新卫生监督信息系统不仅满足新的国家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工作的要求,而且成功实现了网上审批、网上执法反馈、网上公共服务、网上监督,有力推进了阳光政府的建设。

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数字医疗”项目顺利通过初验

2011年11月29日上午,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数字准格尔”二期工程验收会在准旗数字准格尔演示大厅召开,由澳门新葡澳京威尼斯承建的“数字医疗系统子项目”顺利通过了客户和专家组验收。 验收会上,数字医疗系统得到了专家组、准格尔旗信息办和准格尔旗卫生局的高度评价。认为该系统架构先进,功能强大,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内,完成了北京用七至八年完成的工作,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了准格尔旗医疗卫生业务质的飞跃,作为西部百强县之首,其典型示范意义不言而喻。 “数字准格尔”是准格尔旗政府紧扣当前旗县经济和城市发展状况,为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与服务水平,加快向现代化生态与智能城市迈进而进行的信息化建设工程,代表了未来准格尔旗城市信息化发展方向。 作为“数字准格尔”二期工程建设中的一号工程,数字医疗是将先进的网络及数字技术应用于全旗医疗工作,实现准格尔旗各种医疗信息的数字化采集、转换、存储、传输及后处理,以及各项业务流程数字化运作的智能化医疗信息体系,是由数字化医疗设备、计算机网络平台和数字医疗软件所组成的三位一体的综合信息系统。 通过数字医疗系统,准格尔旗实现了“三共”目标:1.共享:以临床信息共享为核心,减少浪费、提高医疗质量,缓解看病难与看病贵问题。2.共建:以医院信息化共建为基础,打造现代数字化乡镇卫生院以及社区服务站。3.共赢:以服务为宗旨,促进和谐,谋求共赢。 该项目于2011年5月3日正式启动建设,在资源非常有限的情况下,仅用半年时间便完成项目上线并通过初验,这在医疗卫生行业项目中可谓首屈一指,并且象征着澳门新葡澳京威尼斯向全国全面拓展的战略又迈出了极具代表性的一步。在项目建设期间,先后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医改办主任孙志刚,卫生部纪检组组长李熙,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主任孟群,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副厅长张文挺,鄂尔多斯市市委书记云光中等多位领导莅临指导并充分肯定了项目的先进性和对于医改工作的积极意义,准格尔旗卫生局局长李树林还接受了央视新闻联播记者的采访。 一个项目的成功,必然是一个团队专业专注、不畏困难、众志成城的结果。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我们也曾遇到过五大困难:1.时间短,从项目需求调研到上线,仅用了短短两个多月时间。2.实施子项目多,包括区域卫生平台及应用、医保实时结算系统、乡镇医院及社区数字医疗系统、设备采购与集成等。3.人力资源紧张,项目组常驻现场的软件开发实施人员只有5名,而其中4位同事都是外包并且没有任何行业经验。4.实施环境复杂,用户卫生信息化水平低,合作厂商协调困难。5.地域广袤,实施点多(22家乡镇卫生院),往往一个实施点就要跑一天。 在困难面前,新葡澳京威尼斯人一直以来秉承的“价值源于专业,服务追求卓越”精神和团队的精诚合作始终支撑着项目组,虽然克服困难的过程很痛苦,但是我们的成长,我们的荣耀,也正是在这痛苦中蜕变而出。

镇江市金保工程核心系统成功开通

2011年11月1日凌晨,由澳门新葡澳京威尼斯承建的镇江市金保工程医保交易平台和卡交易平台正式启用,11月4日到11月7日核心业务系统、异地就医交易平台、用友财务软件一体化接口陆续启动。截至11月10日,系统共完成了中心业务经办20234笔,医保实时结算类交易426299笔,总体运行平稳。 镇江项目自2011年2月20日启动,到11月1日核心系统上线,历时8个月,合计正常人力投入151个人月、加班投入13734小时(整个周期平均每人每天加班4.1小时),投产交付业务功能点638个,在新葡澳京威尼斯基于核心平台三版实施地级城市社保项目的实施周期、投入产出比上创造了全新的记录!

扬州市社会保险信息系统成功上线运行

2011年10月8日,由澳门新葡澳京威尼斯承建的扬州市社会保险核心平台三版系统正式启用。至11月8日运行一个月以来,系统共完成了中心业务经办40616笔,医保实时交易4734778笔(其中门诊结算交易410867笔,住院结算交易6266笔),10月份的征缴、待遇、结算等各类业务都已顺利完成,11月份养老待遇已顺利提交银行社会化发放。 扬州市社会保险核心平台三版项目是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备案的全国首批核心平台三版地级城市试点项目,也是江苏省第一家实施部颁核心平台三版本地化建设的项目。在本次系统建设之前,原扬州市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已使用十多年,企业养老保险、职工医疗保险、离休人员医疗保险、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等多个独立的系统并行运行,使得本项目建设面临着系统整合难度大、业务政策跨度大等诸多难点。项目建设过程中,在公司和事业部领导的重点关怀指导下,项目团队与用户通力协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严把质量关,克难求进,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通过一次性数据整合迁移构建了“以人为本”的数据基础,在此之上利用核心平台三版业务模型实现了“多险合一”的本地化改造,通过流程重构实现了核心平台三版“加强管理”的宗旨。新系统充分适应参保对象扩充和人员流动的需要,有利于信息在更大范围内共享,有利于信息在制度间、地区间、业务间的有效衔接,为社会保险统筹层次的提高和向参保对象提供全方位公共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次系统顺利开通,标志着江苏省内第一家核心平台三版本地化建设获得了圆满成功,实现了从核心平台一版到核心平台三版的划时代跨越,在金保工程建设方面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在系统切换前后5个多月时间里,项目组成员任劳任怨,常加班至深夜甚至通宵,部分同事带病坚持上班;所有成员都放弃了国庆假期,坚守在系统切换第一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国庆期间系统集成事业部的同事、社会保障事业部其他项目组的同事也赶来支援。正是在这种一不怕苦、二不怕难的精神支撑下,所有成员通力协作、全力拼搏,最终顺利完成了系统切换,并保障系统平稳运行至今,为扬州市社会保险业务的正常运作构建了可靠、安全、稳定的技术环境,得到了用户的充分肯定。 扬州市社会保险核心平台三版系统的顺利上线,离不开作风顽强的新葡澳京威尼斯人,离不开意志坚定的用户方,更离不开双方领导的密切关怀!扬州社保项目组将继续保持全方位团队协作、勇于开拓的优良工作作风,在后续系统建设及运行维护中再接再厉,让社保领域中的信息化建设变得更成熟、更便捷、更安全!

澳门新葡澳京威尼斯荣获“2011年度上海市标准化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012年3月16日,在全市召开的《2012年上海市标准化工作会议》上,澳门新葡澳京威尼斯荣获“2011年度上海市标准化工作先进集体”。澳门新葡澳京威尼斯一直坚持提升企业自身的标准化整体水平,技术上,坚持完善公司企业技术标准体系,通过吸收和消化国内外规范,结合企业自身的业务领域特点,制定企业标准规范;管理上,学习国内外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把有效的管理方法和经验通过制定标准落到实处,使企业从传统的管理向规范的管理转变,从而建立管理的标准化体系;工作上,对公司各部门、单位的各类人员的基本职责、工作要求、考核办法均做出标准化规定。 澳门新葡澳京威尼斯标准化成果显著,公司共召集和参与制定了城市信息化行业的7个国家电子政务标准或指南、10项卫生部医疗卫生信息化的国家行业标准或指南和5个地方信息化标准、2项IT国家服务标准、4项软件工程国家或行业标准、1项安全标准。同时,澳门新葡澳京威尼斯是上海市信息技术服务标准(ITSS)验证与应用试点的主要承担单位,参与了ITSS培训体系建设,是首批授权的全国十二家ITSS培训机构之一。通过标准化工作,培养了一批标准化工作人才队伍。 2012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国家“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全面实施国家技术标准战略”。澳门新葡澳京威尼斯决心在良好的环境中继续提升自身,进一步完成企业内部标准化工作机制,加强标准化工作的人才培养;着重于信息化建设的应用需求,加大对相关行业领域的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研究;研究信息化标准的发展重点并制订企业标准化工作计划,加强标准的应用推广实施,做好标准化示范工作,为上海市标准化工作尽一份力。

祝贺上海市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信息系统顺利上线运行

上海市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信息系统,自2012年2月20日第一阶段核心收缴功能正式运行至今,各项功能总体运行平稳。截止到目前,累计完成缴费申报483笔,扣缴成功112笔,收缴总额15万余元。 在项目建设的开始阶段,项目即面临重大挑战——2012年2月初接到任务,需在2月底前完成对所有申报缴费人员的银行扣缴。对于这样的目标,从明确初步的需求到正式上线运行,算上休息日,留给项目组的也只有短短的19天时间。然而,最终经过项目组每一位成员的辛勤付出,克服了各种困难,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完成规定的所有功能,并按时交付客户进行使用。在实施过程中,虽然面临着工期极其紧张的局面,但所有成员对保证项目质量的这根弦始终没有一丝放松和懈怠。特别是对于保证质量最有效的几个重要实施环节:需求文档确认、代码评审、内部测试等每一项全都严格执行。同时,项目组又配备了对业务极其精通的分析设计人员、富有冲劲的开发人员以及经验丰富的测试人员,出色的团队成员,良好的团队合作,是保证项目顺利实施的最关键因素。目前,项目正进入到第二阶段系统开发的关键时期,希望项目组再接再厉,保证项目后续工作顺利进行,取得更大的成绩!

广州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一期)顺利通过初验

2012年3月31日,广州市卫生局召开了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一期)项目的初验专家评审会,澳门新葡澳京威尼斯副总裁张天仁、华南区总经理蒋永立出席了会议。专家组认真审核所有项目文档并观看了实际系统的演示,一致同意系统通过初验,并提请广州市科信局进行项目终验。 广州市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是广州市市政府重点民生项目,一期以5家市直医院和5个区作为试点,展开一系列新技术攻关、软课题研究和创新业务探索。作为特大级城市,广州市实施区域卫生信息平台,部门间协调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社会影响力大,每个阶段文档和方案都需经过多轮严格审查,项目组全体加班加点,克服了重重障碍,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连接了28家医疗机构,8家公卫机构,5家区级平台,85家社区服务中心,建立电子健康档案超过700万份,打造个人健康门户,为市民提供九项健康服务项目,得到市民好评,项目成效初显。 在项目中实施过程中,突破了多个技术难题,遵循国际HL7标准,数据交换采用IHE规范,联网医院利用CDA文档形式交换个人数据,数据采集全部使用文档注册服务方式等都是开创了公司的先河,在国内也处于领先地位。一期项目不仅打通了医疗系统内部的网络,实现信息共享,互连互通,还实现了与公安、社保等系统的数据交换,在全国率先建立特大级城市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伸出你的臂膀,献出一份爱心

澳门新葡澳京威尼斯每年都会组织员工参加献血,并得到积极响应。今年2月23日、2月28日,公司的50多名员工在上海血液中心,再次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演绎了一曲“爱的奉献”,展现了新葡澳京威尼斯青年的风采。 我们的很多同仁在春节后就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中,为了这次献血,他们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有的甚至是从项目现场特意赶来。 采血现场的新葡澳京威尼斯人们有说有笑,丝毫看不出有任何紧张。整个填表、测血压、排队化验过程始终都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有序进行。通过身体检查的员工们个个兴奋不已,想到这小小的一点奉献,将可能成为挽救他人生命的源泉,内心倍感欣慰和自豪。 献血时他们高高挽起衣袖,脸上挂着朴实的笑容,如同冬日里的暖流,感动着周围的每一个人。献血完成后,他们在血液中心稍作休息,便默默离开。两天,共计有39名新葡澳京威尼斯人成功献血。 我们的社会需要奉献、互助的精神,我们的企业也正是有了众多这样的热血青年,才展现出不断发展的勃勃生机与活力。献出一份血液,挽救一个生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此次成功献血员工: 电子政务事业部:李祥鹏、李  丽、梁  哲、金  阳、罗  勇 公共服务事业部:杨志玮、付相阳、叶仁斌、孙  亮 社会保障事业部:何川浩、陈洪斌、吕  凡、许泉华、牛  淼、武雪丽 卫生服务事业部:张作义、卢志辉、葛素坤、胡积领、王冬冬、舒  凌、闫  杰 运营服务事业部:黄  霞、丁  宏、孙  文 系统集成事业部:冯小勇、严凤飞、刘  力、俞  青、谭  嵘 研究发展中心:浮光纪、王  峰、王晓萌 政府服务事业部:刘媛、刘  磊、刘晓佳 企业服务事业部:徐  涛、严贝贝 爱递吉:苏  琴 另有部分新葡澳京威尼斯同仁报名献血,但是由于一些原因,最终未能献血成功,他们的奉献的精神一样值得肯定!他们是:罗世敏、方  辰、贺诞宁、吴文文、黄  辉、郑  毅、赵希骥、张建兴、佘  盼、谷海涛、高  翔、赵旭初、刘旭明、王秋洁、戴一飞。

上海轨道交通网络信息化规划与应用研究

上海轨道交通网络信息化规划与应用研究开始于2008年8月。 上海轨道交通网络信息化规划与应用研究的目的是提出完整的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信息化建设的规划,以作为上海城市轨道交通信息系统建设的指导框架和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信息管理中心指导信息系统建设的依据。本规划在业务模型、应用规划、信息资源规划、网络规划和安全规划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网络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的总体框架“179+工程”,即统一的基础设施,七大业务平台,九大应用系统。 主要内容包括: 业务模型 根据上海轨道交通网络的业务总体战略和发展规划,在业务调研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业务梳理和企业建模,作为信息系统(应用和信息资源)规划的基础; 应用规划 在业务组件模型和业务关系模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适合轨道交通业务发展的应用架构,研究和分析各大业务应用系统的建设蓝图、主要功能,阐明应用系统与业务、信息资源之间的关系,使上海轨道交通网络信息化应用走向集约、高效、有序共享的发展轨道; 信息资源规划 统一规划了轨道交通网络信息化中的信息资源,提出了主题数据库的建设原则、方法和实施路线、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各主题数据库的分布、交汇和备份策略(包括IDC建设需求),定义了可扩展的上海轨道交通网络信息化的信息资源(数据)描述模型、主要数据的命名、语法、语义和使用方法,从而为整个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共享提供指导。 网络规划 信息化网络规划的主要目标是围绕信息系统的总体框架和信息资源规划中关于信息的利用、数据计算、存储和分布、服务提供等要求,提出信息网络的主干网、子网、IDC、各主要汇聚点的规划,以满足信息系统建设、实施、运维,服务、信息资源集聚与共享应用拓展、IDC基础建设等方面对信息网络设施的需求。 安全规划 主要规划内容包括:上海轨道交通网络信息系统安全体系规划、上海轨道交通网络信息化系统安全体系建设、运行与维护组织规划、上海轨道交通网络既有系统安全体系的适应性方案研究等方面。 该规划已经成为上海城市轨道交通信息系统建设的指导框架,是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信息管理中心指导信息系统建设的依据。